返回

蝶恋花·送春

_原文、译文、赏析 - 天书阁

菜单
  

蝶恋花·送春

时间:17-09-25 15:34:14 | 点击:448

  
  
  
    
  

人自怜春春未去。萱草石榴,也解留春住。只道送春无送处。山花落得红成路。

楼外的垂杨千丝万缕,似乎想借此系住已然远去的春日。在那和风而舞的杨柳,仿佛想要随春而去,找到春天的归宿。

高处莺啼低蝶舞。何况日长,燕子能言语。会与光阴相客主。晴云又卷西边雨。

春残之时,花落草长,鲜绿覆满山川。只听到远处杜鹃鸟的凄厉叫声。杜鹃即使无情,也在悲鸣春去的人间之苦啊。进酒赠春,春却依旧漠然而去,只是到了黄昏时候,落下一片漫天的大雨。

  词中首先出现的是垂杨。 楼外垂杨千万缕,欲系青春,少住春还去 三句,描绘了垂杨的绿姿。这种 万条垂下绿丝绦 (贺知章《咏柳》)的景色,对于阴历二月(即仲春时节),是最为典型的。上引贺诗中即有 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 之句。它不同于 浓如烟草淡如金 的新柳(明人杨基《咏新柳》),也有别于 风吹无一叶 的衰柳(宋人翁灵舒《咏衰柳》)。为什么借它来表现惜春之情呢?主要利用那柔细如丝缕的枝条的构造成似乎可以系留着事物的联象。 少住春还去 ,在作者的想象中,那打算系住春天的柳条没有达到目的,它只把春天从二月拖到三月末,春天经过短暂的逗留,还是决然离去了。

   犹自风前飘柳絮,随春且看归何处 两句,对暮春景物作了进一层的描写。柳絮是暮春最鲜明的特征之一,所以诗人们说: 飞絮著人春共老 (范成大《暮春上塘道中》)、 飞絮送春归 (蔡伸《朝中措》)。他们都把飞絮同残春联系在一起。朱淑真却独出心裁,把天空随风飘舞的柳絮,描写为似乎要尾随春天归去,去探看春的去处,把它找回来,像黄庭坚在词中透露的: 若有人知春去处,唤取归来同住 (《清平乐》)。比起简单写成 飞絮 送春归 或 著人春意老 来,朱淑真这种 随春 的写法,就显得更有迂曲之趣。句中用 犹自 把 系春 同 随春 联系起来,造成了似乎是垂杨为了留春, 一计不成,又生一计 的艺术效果。

  像飞絮一样,哀鸣的杜宇(杜鹃鸟)也似看作是残春的标志。 绿满山川闻杜宇,便做无情,莫也愁人苦 ,春残时节,花落草长,山野一片碧绿。远望着这暮春的山野,听到传来的杜鹃鸟的凄厉叫声,词人在想:杜鹃即使(便做)无情,也为 春去 而愁苦,因而发出同情的哀鸣,词人通过这摇曳生姿的一笔,借杜宇点出人意的愁苦,这就把上片中处于 暮后 的主人公引向台前。在上片,仅仅从 楼外 两个字,感觉到她的楼内张望;从 系春 随春 ,意识到是她在驰骋想象,主人公的惜春之情完全是靠垂杨和柳絮表现出来的。现在则由侧面烘托转向正面描写。

   把酒送春春不语 。系春既不可能,随春又无结果,主人公看到的只是暮春的碧野,听到的又是宣告春去的鸟鸣,于是她只好无可奈何地 送春 了。阴历三月末是春天最后离去的日子,古人常常在这时把酒举杯,以示送春。唐末诗人韩偓《春尽日》诗有 把酒送春惆怅在,年年三月病恹恹 之句。朱淑真按照旧俗依依不舍地 送春 ,而春却没有回答。她看到的只是在黄昏中忽然下起的潇潇细雨。作者用一个 却 字,把 雨 变成了对春的送行。这写法同王灼的 试来把酒留春住,问春无语,帘卷西山雨 (《点绛唇》)相似,不过把暮雨同送春紧密相连,更耐人寻味:这雨是春漠然而去的步履声呢,还是春不得不去而洒下的惜别之泪呢?

  这首词同黄庭坚的《清平乐》都将春拟人,抒惜春情怀,但写法上各有千秋。黄词从追访消逝的春光着笔,朱词从借垂柳系春、飞絮随春到主人公送春,通过有层次的心理变化揭示主题。相比之下,黄词更加空灵、爽丽,朱词则较多寄情于残春的景色,带有凄忱的情味,这大概和她的身世有关。

加入收藏
© Copyright 2023 天书阁古文网版权所有

关于

天书阁古文网 移动版

网址:https://m.tianshuge.com

关闭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