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汉宫春·着破荷衣

_原文、译文、赏析 - 天书阁

菜单
  

汉宫春·着破荷衣

时间:17-09-18 14:58:04 | 点击:347

  
  
  
    
  

着破荷衣,笑西风吹我,又落西湖。湖间旧时饮者,今与谁俱?山山映带,似携来、画卷重舒。三十里,芙蓉步障,依然红翠相扶。

一目清无留处,任屋浮天上,身集空虚。残烧夕阳过雁,点点疏疏。故人老大,好襟怀,消减全无。慢赢得,秋风两耳,冷泉亭下骑驴。

  这是一首感伤时事的伤怀之作。

  作者的感时伤世,触发点是重游杭州西湖。在经过了一段较长时间的隐居生活之后,词人在一个秋风瑟瑟的日子里,重到西湖。 荷花 ,出于屈原《离骚》 制芰荷以为衣兮,集芙蓉以为裳 ,后世用指隐者的服装。 着破 ,表明穿着时间之长。 笑 是苦笑,荷衣在身,意在遁世归隐,可是 西风吹我,又落西湖 。一个 落 字,可见旧地重游,有违初衷,并非自己所愿,因此只付之苦笑。重到西湖后,有了种种感受,其一是, 湖间旧时饮者,今与谁俱? 老朋友皆不知去向,表达作者的孤苦感情,其二则是湖光山色,一如既往。 山山映带 至上片结句,从画卷似的青山 屏幕(步障) 似的芙蓉等方面,大幅度地描绘西湖美景,字字珠玑,势如泼墨。作者通过写西湖之美,意在反衬心中的悲,使人在惊羡大好河山的同时,不禁悲叹中来,感叹物是人非的变化。上片中的 又 、 旧时 、 重 、 依然 等,都表明作者是重游西湖,因此从 重游 来看,感时伤世的感叹才能充分表现出来。

  在词的下片,作者进一步抒写自己在此情此景中的亲身感受,悲悼王朝故家的沦落和自己的不幸遭遇。换头以 一目清无留处 一句,总括上片写景。意思是说无穷的美丽景色,映入眼帘。一个 清 字,既写出了观景的真切,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虽感时伤世,而神志却是镇静的。 任屋浮天上,身集空虚 ,则是情景兼而有之。作者身在西湖,好像置身在空旷虚无的境地, 集 ,引申为 停留 ;由于作者身在湖中,故百物如浮,顿觉屋庐亦浮于天际, 屋浮 两句,全是从感觉方面写景,而句前用一领字 任 ,作者委身运化、任其所之的思想情绪,就全表现出来,而 屋浮 句隐约透露出作者对于当时动荡不安的王朝命运的忧愁。《易林》有云: 水暴横行,浮屋坏墙。 可见 屋浮 所表现的,是一种动荡的形象,象征着作者所生活的南宋后期的局势。 残烧夕阳过雁 句,很可能就是作者这种忧虑的形象写照。当时南宋败亡之象日益明显,犹如半规夕阳,仅留残照而已。虽然美丽,但却是一种衰飒之景。黄昏夕照之下,再点缀以 点点疏疏 的 过雁 ,这不仅是萧飒,而且凄凉无比。词中说: 故人老大,好襟怀、消减全无 ,这是概说。然后由概括而具体,进一步诉说: 慢赢得、秋风两耳,冷泉亭下骑驴。 故人 ,也应包括词人自己。这几句,可以称 史笔 。南渡之初,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的士人,大多都恢复故国的壮志,但南宋最高统治集团,却唯求偏安一隅,白白地使英雄老大,寂寞无比,壮志殆尽,以致半壁江山,不可收拾,这几句也同样是对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的严厉的斥责。结尾 慢赢得,秋声两耳,冷泉亭下骑驴 两句则无比神妙、十分生动地把一个失意落魄的荷衣隐者的形象写活。 着破荷衣 侧重于静态,而这结尾两句是动态的描绘,甚至连这人物的听觉、感觉都写到了;在结构上,与上片的 西风 、 西湖 ,以至 旧时饮者,今与谁俱 的孤独感,都互相相应;更重要的是,这两句看似轻松,实际上无限悲凉,怨中含怒,无限萧条,这种感情的脉络,是从 故人 三句延伸而来,但是关键则在于 慢赢得 这个三字逗 它把 故人 三句坦率的抒情贯注于 秋声 两句的形象之中。 赢 ,是反语,作者本是宋太宗的后裔,商王元份的七世孙。帝胄王孙,世代显赫,此时却只有 秋声两耳,冷泉亭下骑驴 而已。如此到了这般沦落的境地,却说是 慢赢得 ,这与其说是放达乐观,不如说是拗怒。况蕙风对 故人 以下几句,极其欣赏,说它 以清丽之笔作淡语,便似冰壶濯魄,玉骨横秋,绮纨粉黛,回眸无色 。因而可见并不

  能低估这几句的社会效果。

加入收藏
© Copyright 2023 天书阁古文网版权所有

关于

天书阁古文网 移动版

网址:https://m.tianshuge.com

关闭返回